(1 / 1)
周波如此高调,自然引起了凤翔府上下的轰动。
那些不会作诗的百姓,也纷纷围绕到酒楼边上,想看看到底这周波这样的狂徒,又能做出什么样的诗词来。
前段日子韦应物和顾况都收到了陇右都督府留后院送来的资治通鉴。
两人经常约着一起看,今天是难得放松的日子,韦应物邀请顾况去酒楼喝酒。
可没想到,到了这祥福楼,却发现这座酒楼已经被人包下来。
这包下酒楼的,竟然也是本次秋闱的应试考生,还是从陇右来的考生。
对于陇右这地方,中原地区的文人都是不屑的。
陇右是什么地方?是流放犯人的地方。
这种地方能有什么正经的读书人!?
这倒也是不怪中原文人搞什么地域歧视,陇右的文化发展水平确实不行。
韦应物皱着眉头,看着在酒楼门口飘扬的“斗酒诗”的招牌。
顾况直接说道:“怕不是这陇右的士子,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扬名吧?”
韦应物摇头说道:“能买下祥福楼酒水的,恐怕也是陇右豪富人家的子弟,可是这样反而会引起中原士子的不满。”
“参加这次秋闱的士子中卧虎藏龙,要是赛诗一轮就把他赢了,这陇右士子恐怕也沦为凤翔府的笑谈了。”
顾况也点点头,归根结底,这要在文化人的圈子扬名,自己的本事还是要硬。
如果一轮就败北,那就算是散尽了祥福楼的美酒,也买不来士子们的吹捧。
这时候,一名锦衣的书生,走到了祥福楼的门口。
“山阴人严维,请登楼!”
围观的百姓们纷纷发出欢呼声:“好!”
只看到店小二递上来一杯酒,这个名叫严维的读书人一饮而尽,摔了酒碗就向楼上走去。
只听到严维踩着木质楼梯上楼,韦应物一向交友广泛,他对顾况说道:
“这严维也是本届应试士子中的名人,他的行卷可是得到不少朝廷大臣的赞誉的。”
顾况看着严维登楼,只听到楼上一个雄浑有力的声音喊道:
“严兄,请饮!”
店小二给严维倒上酒,周波和严维对饮而尽。
周波大声说道:“严兄,那就以酒为题,斗诗一首如何?”
周波的嗓门很大,围观的百姓都能听到他的声音,顾况和韦应物对视一眼,这到底是读书人还是武夫啊?
严维答应下来,他很快做了一首诗,吟诵了两遍之后,一个嗓门大的伙计立刻走到窗户边大声念道:
“山阴严郎,作酒诗一首!”
接着伙计就大声将严维即兴所作的诗念了一遍。
“好!”
围观的百姓纷纷叫好。
就连韦应物也拍掌叫好,这首诗虽然不算什么难道的佳句,但是对仗工整,整个诗句也是郎朗上口。
即兴作诗能够做到这个地步,也说明严维是有真才实学的。
严维做完诗,就看着大马金刀坐在塌上的周波。
严维用戏谑的表情看着他,心中对周波不以为然,区区陇右匹夫,不就有几个臭钱吗?竟然敢来中原卖弄!
没想到陇右竟然推举这样人来参加科举,真是有辱斯文!
严维这么想着,没想到周波又喝了一口酒。
他强壮的身体站起来,走到窗户边上,中气十足的念道: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一出,整个街道都安静下来。
延光公主
韦应物和顾况也呆住了。
词这一道,从南北朝就开始兴起了。
唐初看中诗才,将词看做是娱乐的小道。
虽然也有大诗人作词,但是都算是偶然做的,并不上的台面。
这个时代的诗歌就等于能正规出版物的严肃文学,而词顶多算是流行娱乐或者网络段子,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
到了宋代,词才逐渐成为一种能登上台面的文学题材。
在这个时代,诗词的地位是差距很大的,时人将词叫做“曲儿词”,别称乐府、长短句,算是一种比较轻松活泼的文学形式。
因为曲儿词要配曲,也经常会出现在勾栏瓦舍这样的声色场所。
不过时人对诗词的态度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如今虽然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都在世,算是中国古代诗文化的最高峰。
但是不少爱好文学之士,已经开始接受词这个题材了。
比如韦应物就在晚年写过一首《调笑令》,描写边塞风光的,也是传唱比较广的。
虽然严格来说,周波说是要斗诗,最后拿出了一首词出来,也算是违反了自己定下的规则。
但是这首词写的实在是太好了!
上半阙描写的是边塞风光,声情并茂,一副即将开战的紧张氛围。
下半阙写了戍边的战士回忆起故乡的亲人,后面两句更是写出了戍卫边疆之苦。
这倒是符合周波这个陇右来的考生的身份。
这首词波澜壮阔,绝对是一首能传唱千年的好词!
严维听完了周波的词,立刻端起酒杯,大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