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我怎么觉得,刚刚被扫描了几眼。”艾伦威尔逊心里嘀咕,不知道这种感觉从何而来。
与此同时,坐在对面的贝利亚镜片下的目光就好像从来没有移动过一般。
朝鲜战争问题远没有柏林危机来的重要,英国只是把对朝鲜战争的关切表达之后。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柏林危机的解决问题上。
“我们都知道,柏林危机的起因,在于北约这个威胁苏联的军事同盟成立。”贝利亚推了一下眼镜,不慌不忙的开口,“责任是不在苏联身上的,不知道英国对此有什么解释?”
“现在归结责任已经毫无意义。”首相还是比较脸皮薄,艾伦威尔逊放下手中的钢笔道,“我们不能回到过去,再者就算是责任不在苏联,可也不在英国。相信诸位都知道,直接责任人还在远东打仗呢。”
艾伦威尔逊用一套颇见功底的推卸责任话术,把英国的责任撇得一干二净。
“美英法既然有责任,就要共同承担责任。在西柏林的驻军应该撤离。”莫洛托夫义正辞严道,“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尊敬的摩托洛夫先生,如果这么容易的话,事情早就解决了。是美国人不想撤退。”艾伦威尔逊再次直指美国才是苏联在柏林危机的对手,同时态度放软道,“到了今天为止,柏林危机已经这么长时间。苏联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柏林墙已经把西柏林围起来,禁止地面路线已经没有意义。西柏林几乎已经是空城一座,人都跑光了。空中运力也无法达到消耗的作用,为什么不能就此所有国家一个台阶下呢?”
见到对面的苏联领导人还在思考,艾伦威尔逊开口道,“这是一个和解的时代,让我们着眼于未来,求同存异,激烈的对抗是没有意义的,现在,全世界都在看着苏联的新领导层,是否重视整个世界的担忧。为此我们的首相亲自来到莫斯科,已经表现出来了最大的诚意。”
仿佛吟唱一般的长句不断从口中出现,艾伦威尔逊一脸立身于光明之下问心无愧的模样。
这本就是事实,除了法牢骚怪话的美国,至少欧洲国家都在注视着这一次的谈判。不用说,肯定都希望有一个好的结果。
“全世界都希望苏联的新领导层,能够回应整个世界的和平呼声。”艾德礼首相做悲天悯人状,带着焦虑之色道,“英国和苏联都对世界和平负有责任。”
柏林危机结束
“哦!”贝利亚发出一声不置可否的感叹,他对这种言辞是不感冒的。
恰恰相反他还觉得英国人的说法十分可笑,尤其是那个年轻的外交官。
这个小家伙可能还不知道,自己的身边已经被渗透成了筛子。此刻还在这里说什么,和解的时代,什么求同存异,真是太可笑了。
不过以现在的情况而言,贝利亚还是更加关注地位的稳固上,就如同英国人所说的一样,柏林危机持续到今天,已经到了该结束的时候。利用危机消耗自由世界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相反不依不饶可能还会激化矛盾,尤其是新领导层刚刚上任这个时间,确实继续对抗的政策,会牵扯不少精力。
当前贝利亚和马林科夫的关系还是和睦的,两人都认为应该把注意力放在个国内问题上面,对外应该采取一种缓和的态度。更何况现在全世界都在注意着两国的谈判。
“和平是需要双方维护的,在对苏联造成威胁的时候,这个和平还怎么维护?”
艾德礼能够听明白,苏联人还是打着让美英法三国撤军,真诚也坚决的摇头道,“我个人十分理解苏联的担忧,但这是不可能的,我相信美国人的态度和英国一致,而且只会更加强硬,而不是会软弱。”
西柏林的战略意义当然是没有正常人都不会认为如果真开战,这么一个小小的飞地能对战争的发展有什么实际的影响
但是在柏林危机的时候,保住西柏林,就是在明确地表达一个态度:自由世界会不计一切代价地维护盟友,绝对不会把盟友扔给苏联人同时,也在秀肌肉,在展示资本主义的优越性。
现在连西柏林的市民都快跑光了,展示资本主义的优越性这个目的,自然是别想了。谁也不能点着蜡烛展现优越性。由此可见西柏林本就不大的战略地位,现在更小了。
但就算是整个西柏林只剩下三国的驻军,英美法三国也不会撤离的。一旦撤离就是示弱,如果这时候放弃西柏林,那很可能让西欧的人民对对抗失去信心而众所周知,人心如果散了,队伍就没法带了所以,无论如何,自由世界都不可能选择放弃西柏林。
西柏林是不是存在市民其实不重要,西柏林到底有没有战略地位也不重要。但自由世界必须表明自己不妥协的决心。
艾德礼首相也不能就此给任何承诺,任何涉及到西柏林的让步都会被视为软弱。
“我们英国的态度很简单,对峙下去当前的局势也不会有任何改变。”艾伦威尔逊总结道,“这是立场问题,涉及到北约团结一致的问题。当前的情况依靠空运驻军也能坚持下去,除非苏联发起进攻,可一旦苏联发起进攻,将会触发北约集体防御机制。”
既然苏联不能开战,那么坚持下去的意义就不存在,继续封锁三国驻军也不会撤退。
其实历史上的柏林危机,苏联是占据相对的优势局面开局,然后让美国硬生生的用强大的空运力量搬回劣势,到了最后反而是美国占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