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这回进屋贾宝玉知晓有客人,没和往常一样滚进贾母的怀里撒娇,先上来和姑姑贾敏表妹黛玉规规矩矩见礼。
贾母教养的孩子,就算性子娇惯,礼节万万是不会有错的,颇有世家小公子的模样。
宝玉再看黛玉忽而就呆愣住了,林妹妹今日上身穿着织金对鸟纹绮半臂,内里是浅色纹绫晕锦,还有一条鹅黄百褶掐丝云纹裙子,仍旧是一对丫髻,腰间上挂了个银丝线绣莲花香袋,已经看出一股子出尘秀雅。
原本就还没有装下多少文墨的宝玉一时有些词穷,这可真是神仙一般的妹妹!
贾宝玉看见黛玉脖子空荡荡,在低头一看自己胸前璎珞笼着的那块通灵宝玉。
连忙就问:“妹妹有玉没有?”
黛玉愣了愣,看见宝玉神情痴呆,也不知该怎么说。
眼看宝玉没头没脑问一句,一家子姊妹,索性就不瞒他,说着黛玉伸出手比划一下大小耐心和宝玉道:“有……这么大一匣子,是先生所赠。”
宝玉知黛玉会错意思,他原本想问黛玉有没有从娘胎里也带玉,可是转念一想,他以前就见过黛玉妹妹,她没有这样的玉,自己若继续纠缠,反而显得十分不懂事,他神情一瞬间萎了。
于是又问:“如何不戴?”
贾母想起来先前宝玉因为家里探春没玉闹出来的事,赶紧转移话题:“那些东西肯定和箱笼一起收着,过几日你妹妹就戴着了!”
贾宝玉没继续跟着发癫,于是又问黛玉读过哪些书:“妹妹读过哪些书?”
林家哥俩和黛玉都给荣国府写信,黛玉先前也曾写过自己进学的琐事。
贾宝玉显然没话找话,小黛玉仍旧耐心答:“四书已经学过一回,现在多看诸子百家,不过先生说,四书还要再读。”
听见黛玉这么说,宝玉也跟着要夸起来:“妹妹果然大才。”
贾母在旁边呵呵直笑,这俩小孩儿一处,还真是金童玉女,若是将来宝玉争气,不妨亲上做亲。
宝玉再接再厉,不由就失了分寸,探着脑袋问:“妹妹可有表字?”
贾敏觉得此举十分不妥,原先看着宝玉痴痴呆呆盯着女儿的样子,作为母亲她通身不适。
就算都是一家子姊妹,宝玉自小和黛玉亲近,但是始终是外姓表哥,仗着年纪小,竟还问起表字来,贾敏心头涌起一阵不舒服,把女儿揽到怀中:“玉儿正经读书,自然是有表字。”
贾宝玉住嘴了,要是自己再说下去,姑姑兴许会生气,而且妹妹既然有表字,自己想到的那个字肯定是不能用。幸而贾宝玉没由着性子说出来。
贾母只看见两个孩子和睦,也没察觉女儿贾敏有些不舒服,仍旧是笑盈盈的:“宝玉历来对姊妹们,最亲近,这样正好,以后姊妹们一处上学认字。”
这时候外面又有人来:“老太太,大姑娘回来了。”
原来是贾元春回来了,瞧着元春穿金戴银,面色红润,日子应当不错,难得贾元春的婆家通情达理,愿意让媳妇儿回娘家见亲,贾母一听更加高兴,这才叫真真正正的大团圆呢。
“快请。”
贾元春进来,仍旧是见礼叙话,略过不提,众人在贾母跟前说过一回话,林家两兄弟马上也到跟前。
贾母等人满心疑惑,林璋结下的那门亲事,碍于今日初初见面,实在不便提及,只得暂且按下。
过得好半日,亲人俱是见过,林璋等人想起来,荣国府中还有一人尚未得见,家里便相约到贾瑚修行的道场去拜会。
贾瑚看见黛玉出落的越发钟灵毓秀,浑身透着仙气儿不由多看两眼。
小黛玉甜甜的叫了一声:“大哥哥。”
贾瑚拨弄着自己手上拂尘,半是玩笑,半是认真道:“玉儿,要不要来和我一处修道?”
黛玉听罢,鼓着小脸,眉头一皱,赶紧躲到哥哥身后,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不要。”
这样可爱的举动,逗得大家都笑了。
贾瑚带发修行,比起他们这等红尘之中的俗人,果然是仙风道骨的许多。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贾敏回来每次都是要和嫂子私下里多说一会儿的体己话,她俩是姑嫂情分,更像是闺中密友。
有了儿女总是愁,先前崔氏愁贾瑚、愁贾珠,婚事也好媳妇也罢,一切顺利,虽说现在贾琏那边添了丁,但是她又有一重愁绪,笼在心上,久久散不开。
贾敏在来的路上就听说这件事情,一看嫂子的头发果然白了很多。
崔氏无奈:“她们兄妹,怎么都这样。”
贾敏连忙宽慰道 “人吃五谷杂粮,总会生病,你瞧现在琏儿不都是好好的?你这媳妇可有哪儿不好?”
好巧不巧,贾迎春开始议亲的时候,也和贾琏当年的情形七八分相似,男方家的那小子,也出事了!
贾敏还记着呢,原先贾琏相看的姑娘,没来由就生一场大病,小小年纪香消玉殒。迎春定下的人家也一样,还没下定,刚起一个头,那人就从马上跌下来。听说摔到脑袋,直接瘫痪在床。
崔氏一面庆幸,两家只是有点意向,并没大定,若真定下,要么退亲坏贾家的名声,要么把迎春嫁给一个瘫子。
可她还是担心传出风言风语,原先琏儿的婚事就没消停,迎春又是女儿家,传出坏名声更是了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