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陈景轩看着地图上那片土地,对儿子道,“这真是个好地方,物产丰富,还和未来大楚地盘相连,治理得好,以后你子孙的荣华富贵都有保证了,还不用担心底下人反叛。”
毕竟就在勃固南面,等到大楚完全拿下勃固,就连在一起了。
有强大的大楚在,底下人只能对他俯首称臣,不敢有丝毫逾越。
“儿子明白,”陈铭郑重点头,“只是父亲,儿子手上没有人手。”
“你放心,我会为你安排好,”陈铭拍拍他的肩膀,“成婚后就尽快过去,宋将军那边已经准备好,不出几月,你和晨阳公主的地盘就要打下来了。”
他是不打算陪儿子过去的,倒不是为了外甥女什么的,此时的苏叶已经不需要他保驾护航了。
是他本身担任着重要事务走不开,相比儿子那弹丸小国,自然是大楚的事更重要,这才是他们的根!
苏叶安排给陈景轩的,是在全大楚各地建立学校,建设岛屿上一直藏着的那种学校。
她打算全面培养人才,进行技术革新,在欧洲之前实现工业革命,成为世界霸主。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完成的工业链,以及全技术普及,需要大量人才。这一点她不打算让朝廷牵头,现在儒家正统依旧是主流,改变太难,不仅难在触动现有阶级的利益,更难在改变人的思想,以及科技人才还不够。
等到人才呈现规模化趋势,届时不改也得改了,培养出的新式人才,也想要往上爬,成为士绅阶级,而不是一直为商业服务。
届时,她会响应全社会号召,对整个朝廷进行从上而下的改革,让其适应工业社会进程。
目前苏叶已经拥有第一批这方面的人才,无论建多少所学校都不会缺老师,更不会却生源。
能上学认字,老百姓怎么可能不愿意呢。
只要学费不太贵,他们咬紧牙关也愿意送孩子们去上学。
再有宣传部的安孟文会帮忙,争取让全大楚百姓都知道,新学校是教什么的,学会了就可以轻轻松松赚钱,不用下地干活,多好。
即便不能当官,也是无数百姓的追求了。
苏叶有钱,已经多到数都数不过来,不需要朝廷支持,就能做到普及教育,那又有什么好犹豫的。
而这件事只能交给陈景轩,海岛上的学校就是他一手筹建起来的,此时也是得心应手。
陈铭跟在父亲身边,知道他在做些什么,明白这件事的重要性,当然不会强求。
而他正好也需要大展拳脚的机会,以前在宫里,他一直小心翼翼,什么都不敢做。
现在有机会自己当家做主,万分高兴,也没想过让父亲插手。
父子俩达成共识,都很满意,决定尽快给儿子办婚事,宋将军可不等人。
宫外热火朝天,宫里则要冷清的多。
太上皇知道苏叶做的事后,头疼不已,思考许久,还是让夏金忠请她过去,借口是一起用晚膳。
“你真决定这么做?不怕他们反客为主?”太上皇严肃问道。
“有我在,他们没机会!”苏叶认真道,“如果我的子孙不争气,被他们反超了,最后入主中原,也还是我徒家血脉,不是吗?”
最重要的是,他们出去,苏叶要求带着一整套教育体系过去。
也就是说,他们在外面,接受的也是华夏传承了五千年的思想和文明,那就是同根同源。
大楚未来有可能不复存在,但华夏文化传播的越广越好,最好成为全世界都要接受的文化和思想。
学汉语,讲论语,出口之乎者也。
啧,灭国算什么,灭文化才有意思呢。
当然了,苏叶也没那么霸道,就是想华夏文化渗入到世界各地,所有人学习自己国家文化的时候,也接受华夏文化的熏陶,多好!
毕竟他们可是讲究和而不同,兼容并蓄,而不是排斥打压,不是吗?
太上皇想不到这一层,见她坚定自信,也就不再劝了,只道,“等晟儿那孩子在天竺站稳脚跟,老四一家就交给他吧。”
倒不是对徒机心软了,就是觉得徒晟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做国主也寂寞,他的那些兄弟过去与他作伴,全当废物利用了。
“可以,”这不是什么大事,苏叶同意下来。
见她答应,太上皇心里卸下一块大石头,开始关心起战事来,“什么时候开战?”
“一月后吧,”苏叶想了想,“粮草已经准备好,从周边挑拨过去了。”
“兵马也已经从大漠和西域出发,届时我去与他们会合就是,”戚若道。
“戚家人要不要调来京城,大漠毕竟苦寒,”太上皇关心了一句。
“不必,”戚若缓缓摇头,“他们要是想,自己会争取。”
戚家大部分都是武将,按照苏叶的规划,未来几年都不缺仗打,他们在军营正如鱼得水,哪肯来京城当富贵闲人。
就是老一辈,也更愿意在东北老宅,教导儿孙,反正他们已经习惯了东北气候。
太上皇看了苏叶一眼,见她没什么反应,知道以她的心性,不会忌惮戚家。
只是他也担心,等到下一代该怎么办?
他们能压制战功赫赫的戚家吗?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苏叶道,她和戚若的孩子,怎么可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