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襄平之乱(1 / 2)
&esp;&esp;“你说什么?”
&esp;&esp;公孙度听到儿子公孙康的话,脸上顿时笼上一层寒霜。
&esp;&esp;“父亲,如今鲜卑大军压境,公孙瓒兵马列阵南方,不敢轻动,我军士气涣散,不耐久战,除了归降鲜卑,别无他法了!”
&esp;&esp;公孙康俯身在地,口中说道。
&esp;&esp;公孙度心中火起,一脚踢翻桌案,大声喝道:“我等世受汉恩,岂能相背?此话休要再提,快快退下!”
&esp;&esp;说罢,他气呼呼的拂袖而去。
&esp;&esp;公孙康跪在地上,脸色一阵变幻,不多时,缓缓起身,转而离开。
&esp;&esp;“大哥,父亲如何回复?”
&esp;&esp;出了官署,公孙康迎面就碰到了弟弟公孙恭。
&esp;&esp;这两人生于辽东,对汉廷缺乏感情,如今见鲜卑大军压境,心中早就存了投降之意,于是商量之后,准备劝谏父亲,开门迎接拓跋珪进城。
&esp;&esp;公孙康扭头看了一眼官署,冷笑一声,说道:“父亲老了,不愿意舍弃这辽东之主的位置。”
&esp;&esp;“那我们该如何是好?”公孙恭目光闪烁,看着兄长公孙康。
&esp;&esp;公孙康沉声道:“兄弟,你快快回到自己府邸,多多安排铁甲武士,等我的命令!”
&esp;&esp;“兄长,你这是……”公孙恭吃了一惊,看向自己的大哥。
&esp;&esp;公孙康说道:“为了阖城百姓,我等只有如此了!”
&esp;&esp;说到这里,他手按长剑,手指在剑柄纹路上细细摩擦,心中已经下了决断。
&esp;&esp;……
&esp;&esp;公孙度回到后厅。
&esp;&esp;他立刻派人请来心腹阳仪。
&esp;&esp;不多时,阳仪被亲兵引到近前。
&esp;&esp;他躬身行礼,口中道:“臣,拜见主公!”
&esp;&esp;公孙度见阳仪到来,一把抓住他的双手,急声道:“先生救我!”
&esp;&esp;阳仪闻言一愣,连忙问道:“主公,这是何故?”
&esp;&esp;公孙度说道:“我那两个逆子欲投鲜卑,方才被我训斥,现在恐怕要率军谋害,请先生前来,是想问问,该如何是好?”
&esp;&esp;阳仪听罢,皱起眉头,他说道:“目前只有一个方法,便是立刻出城,请公孙瓒军马上进城,威慑两位公子!”
&esp;&esp;“可是那宇文成都横勇无敌,他如今坐镇南边,防备的就是公孙瓒的兵马,我们如何能请他来救!”
&esp;&esp;公孙度急切说道。他来回踱步,心情十分烦躁。
&esp;&esp;阳仪沉吟片刻,旋即拱手说:“既然如此,那么在下走一趟,面见公孙瓒军主将,痛陈厉害,请他深夜派兵,悄悄进入城中,以防不测。”
&esp;&esp;公孙度抓住阳仪的手,说道:“那么先生早去早回,无论公孙瓒军是否派兵,先生切要保重!”
&esp;&esp;“臣明白。”
&esp;&esp;阳仪深深施礼,口中说。
&esp;&esp;辞别公孙度后,阳仪立刻回到自己的府邸。
&esp;&esp;他本是边塞出身,能文能武,此时换上甲胄,提着一柄铁矛,等到傍晚,趁着天色朦胧,悄悄出了南门,纵快马直奔公孙瓒军军营所在之处。
&esp;&esp;他一路隐藏行迹,兜兜转转,直至入夜才赶到军营门口。
&esp;&esp;守营士兵喝问身份,阳仪回答说:“我乃是公孙度将军的部下,特来求见军中主将!”
&esp;&esp;见是一人一马,士兵便放松警惕,留了两人在此,另一人入内禀报田豫。
&esp;&esp;不多时,田豫让阳仪进去。
&esp;&esp;阳仪直入中军帐,与田豫相见。
&esp;&esp;田豫问道:“先生何来?”
&esp;&esp;阳仪翻身跪倒,拱手说:“在下请将军救救我家主公!”
&esp;&esp;田豫见状,惊问其故。
&esp;&esp;阳仪见田豫相问,于是就把公孙康、公孙恭劝说公孙度投降之事告知。
&esp;&esp;田豫闻言,说道:“不想公孙太守这般高洁,此事我必然相助,不知先生有何良策?”
&esp;&esp;阳仪说:“将军可于夜间派出一支精兵入城,以防不测,而我军明日也会倾力出战,助将军前后夹击宇文成都。”
&esp;&esp;“好,我这就去准备!”
&esp;&esp;田豫知道事情紧急,也不多言,当即擂鼓召集诸将。
&esp;&esp;待众人来到,田豫说明情况,然后分派任务:“仆固怀恩何在?”
&esp;&esp;“末将在!”
&esp;&esp;仆固怀恩昂首而出,躬身行礼。
&esp;&esp;此人乃是匈奴之后,精通弓马,实力不凡,被公孙瓒任命为骑将,此时随田豫出征。
&esp;&esp;“今夜,你引一千精锐骑兵出营,趁着夜色赶往襄平城中,辅助公孙太守镇压叛乱,明白吗?”
&esp;&esp;田豫取出一支令箭,交给仆固怀恩。
&esp;&esp;仆固怀恩领命,转身离去。
&esp;&esp;……
&esp;&esp;入夜。
&esp;&esp;月色冷冷。
&esp;&esp;正是杀人放火的好时节。
&esp;&esp;襄平城中,公孙康、公孙恭皆是甲胄在身,他们身边围拢了六百多名铁甲武士。
&esp;&esp;一个个都是边塞勇武,凶狠好杀之辈。
&esp;&esp;公孙康为了保存实力,并没有将之投放于战场,反而要在此时,对自己的父亲举起屠刀。
&esp;&esp;“大哥,准备好了!”
&esp;&esp;公孙恭低声说道。他苍白的脸有些扭曲。
&esp;&esp;此子自幼体弱多病,唯兄长马首是瞻,如今意图攻击城主府邸,他也是作为前驱先锋的统领。
&esp;&esp;“成败就在今日,兄弟,一路小心!”
&esp;&esp;公孙康郑重说道。
&esp;&esp;公孙恭闻言,点点头,随后带着麾下兵马,出了自己的府邸,沿着长长街道,向城主府奔去。
&esp;&esp;“来人止步!”
&esp;&esp;城主府外,守卫兵士见大队军马过来,连忙挺枪迎上,口中喝道。
&esp;&esp;嗖!
&esp;&esp;回答他的却是一支利箭。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