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1 / 2)
&esp;&esp;“姐姐,再见!”
&esp;&esp;“嗯,再见!”
&esp;&esp;赵鲤手里拿着糖人,也冲她挥手。
&esp;&esp;目送着驴车远走,赵鲤打量着糖人,回到千户所中。
&esp;&esp;她前后两辈子,早已习惯了分别,也习惯了有些人说完再见就再也见不着。
&esp;&esp;因此心中只有些感慨。
&esp;&esp;捏着糖人的签子,在手中转了两圈。
&esp;&esp;坐在木头学步车里的冯宝,看见她手里糖人,伸手就要来讨。
&esp;&esp;在冯宝旁边,是一个披头散发的蓝衣纸人。
&esp;&esp;被带来源宁后,卫中请了一个中年娘子来照顾冯宝。
&esp;&esp;但冯宝或许是离开了熟悉的地方,又或许是想娘。
&esp;&esp;他不哭不闹,该吃吃该喝喝,但是精神明显萎靡。
&esp;&esp;看着怪可怜。
&esp;&esp;于是赵鲤想了想,趁着工具顺手,就照着他娘鱼娘的样子,给他扎了一个纸人作伴。
&esp;&esp;小孩子嘛,有个哄睡玩偶什么的很正常。
&esp;&esp;她一拍脑门想出来的招,果然奏效。
&esp;&esp;冯宝肉眼可见地变得开心起来,每夜都不必哄睡,自己靠着纸人就睡了。
&esp;&esp;赵鲤寻思着,叫照顾冯宝的中年娘子用布再给他缝一个一样的棉布娃娃。
&esp;&esp;却被告知,中年娘子看见冯宝抱着纸人睡觉喊娘,险些吓撅过去。
&esp;&esp;就是涨月钱也不愿干,连夜收拾包袱跑路了。
&esp;&esp;冯宝就因为赵鲤这一操作,又没人照顾,重新交到了她手上照看半日。
&esp;&esp;现在他看见赵鲤的糖人,稀奇的张手讨要。
&esp;&esp;“姨姨,姨姨。”
&esp;&esp;他嘴甜得很,叫唤个不停。
&esp;&esp;在接触多了相对较正常的人以后,冯宝的特异之处显现出来。
&esp;&esp;他相较同龄的孩子,明显聪明很多。
&esp;&esp;沈晏曾说,这孩子会是个读书种子,并有些高兴地掏出了千字文。
&esp;&esp;赵鲤几次才将他劝住。
&esp;&esp;毕竟……冯宝才一岁啊!
&esp;&esp;倒也不必这样卷。
&esp;&esp;赵鲤用糖人像是逗猫棒一样,逗弄冯宝许久。
&esp;&esp;看见小孩想要,但是又得不到的着急模样,赵鲤开心。
&esp;&esp;愈加变本加厉。
&esp;&esp;他们在这开心的玩耍,外出公干的郑连和鲁建兴却都分别遇上了些麻烦。
&esp;&esp;第300章 雨夜客店
&esp;&esp;在清泉村被冯全杀死的书生姓梁,家住雍水县。
&esp;&esp;他家境还不错,是家中幺儿。
&esp;&esp;念书也有章法。
&esp;&esp;有父兄扶持,过得还挺不错。
&esp;&esp;十里八乡的人,都觉得他会有一个好前程。
&esp;&esp;上限中个举人、秀才公,再不济也能归乡做个被尊敬的教书先生。
&esp;&esp;只可惜,这一切美好愿景,都因一次游历悉数破碎。
&esp;&esp;梁书生原本是要去盛京的,偏生鬼使神差听见水手介绍说起了清泉村。
&esp;&esp;便中途下船,想去赏一赏水景。
&esp;&esp;这一去,正好就撞到了冯全手上。
&esp;&esp;活生生一个人,变成了腌菜缸里的肉口袋。
&esp;&esp;若是按照原本云洵的计划,让那口腌菜缸顺水飘回雍水县。
&esp;&esp;还不知看见梁生那模样的家人,受如何打击。
&esp;&esp;所幸遇上赵鲤等人。
&esp;&esp;本着人道主义,将梁生的尸囊焚化了,连同那一盏寄魂灯带到了源宁府。
&esp;&esp;赵鲤被宰白鸭之事,绊住手脚。
&esp;&esp;牵扯诡事,赵鲤也不敢随意派个差人干这事。
&esp;&esp;免得少有差池,原本安抚好的梁生没能顺利回到家乡。
&esp;&esp;梁生死得极惨,被泉眼中的黄鳝从粪门钻成了肉皮口袋。
&esp;&esp;这种死法的梁生,若是不安分,魂灵离灯化诡,也是一桩麻烦事。
&esp;&esp;因此这送尸骨还乡的差事,就落到了郑连头上。
&esp;&esp;雍水县,在源宁府西南边,骑马也就一天一夜一个来回。
&esp;&esp;但也不知是不是跟着赵鲤久了。
&esp;&esp;加之郑连本身也不是个走运的。
&esp;&esp;刚出源宁府,半道上就遇上了一场大雨。
&esp;&esp;堪称衰神附体。
&esp;&esp;担心淋坏了寄魂灯,郑连在倾盆大雨中,将梁生的寄魂灯护在怀里。
&esp;&esp;眼看天上打雷闪电的,他也不敢再赶路,就四处寻个地方避雨。
&esp;&esp;郑连原本的目标是官方铺舍,暂时歇脚。
&esp;&esp;大景有官设的急递铺舍,用以急递公移。
&esp;&esp;源宁府前设有总铺,之后以总铺为点,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延伸四路。
&esp;&esp;每十里,就有一铺。
&esp;&esp;在陌生的地方,寻个官方铺舍落脚,不但有热汤热饭,也比在荒山夜庙安全太多。
&esp;&esp;铺舍沿官道设置,郑连就骑马循着官道找。
&esp;&esp;还没等走到十里铺舍,酒店看前边树林挑着一条幡子。
&esp;&esp;是一家客店。
&esp;&esp;眼看雨越下越大,官设铺舍还不知在哪,郑连当机立断的进了这家客店。
&esp;&esp;这处客店位置不错。
&esp;&esp;里边很多都是被大雨阻塞前路的人。
&esp;&esp;有商人,有平民百姓。
&esp;&esp;一个穿着蓑衣的年轻小子,站在门前迎客。
&esp;&esp;远远的,看见披着黑色蓑衣斗笠的郑连骑马来。
&esp;&esp;他热情的上前牵马。
&esp;&esp;接客的小二,都有眼色。
&esp;&esp;一眼看见郑连胯下马匹屁股上烙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