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1 / 1)
她上前,一把抓住钱,塞回孟秋的口袋,手按在她的手上,不让她往外拿。
“拿回去!我跟你爸还有工作,不到需要儿女养活的时候……”
孟秋拉不过她,没有再掏钱,孟母心里松了一口气,撸起袖子道:“中午在这里吃饭吧?我去做饭!”
又使唤儿媳妇和大女儿:“小梅,去把菜洗了,二妹,给大家倒茶……”
孟秋道:“不用忙,我们等会儿就要走了,中午十一点的火车,票已经买好了。”
十一点,从第三机械厂到江州市火车站,至少要一个小时,而现在已经九点四十了。
“这么赶啊?”孟父问。
孟秋道:“嗯,接下来还有工作,那边着急。”
孟家人嘴唇动了动,没敢问是什么工作。
孟母道:“那不然……我给煮几个鸡蛋,你们车上吃?”
孟秋说:“不用麻烦,车上有饭。”
孟母抓了抓袖子,没说话了。
略坐了坐,孟秋便起身要离开,孟家人送他们出去,孟母将桌上他们带来的点心塞到孟秋手里:“这个你们带着,车上吃。”
许小莹长臂一伸,将点心放到了靠墙放橱柜的长桌上,婉拒道:“不用了,我们准备了。”
一直关注着孟家的街坊邻居们见他们出来,惊讶:“这是要走了?这么快啊?”
不管心里怎么想,在外面孟母还是要面子的,回道:“三妹他们单位工作忙,催着他们回去……”
“哦,那也在家里吃了饭再走啊……”
孟秋道:“火车票不好买,刚好这一班还有位置。”
这倒是,下面几个县城,就江州有火车站,回回人多得都挤不上去。
一行人到了楼下,孟秋挥挥手让他们上去,他们却没走,一步又一步,送到了车子跟前。
“大家都回去吧,我们就先走了。”
她拉开车门,转身准备上去,孟夏叫住了她。
“三妹,方不方便借一步说话?”
两人去了旁边,许小莹站在距离她们三步远的位置。
孟夏看了看她:“三妹,她其实不是你同事吧?”
孟秋没有回答,问她:“二姐有什么事吗?”
孟夏道:“我听妈说,你觉得小弟应该继续读书,说可能会……恢复高考?”
说话的时候,她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孟秋,不错过她脸上一丝半点的变化。
孟秋脸上毫无异常:“嗯,怎么了吗?”
“你为什么觉得高考会恢复?你是不是也……”孟夏顿了顿。
孟秋表情疑惑:“二姐没有看报纸吗?”
“什么?”
“年初,在首都召开了一场文化教育相关的座谈会……”
孟夏不解:“就因为这个?”
孟秋道:“会议上提到了部分高校出现了教育断层的现象,虽未明确提出解决措施,但这几个月,陆续有一批高校老师平反,重返校园……这还不足以证明,当前的形势可能会发生改变吗?”
孟夏哑然。
那边,杨梅张望了又张望,心里猫抓似的,戳戳身旁的孟春:“哎,你说二妹找三妹说什么?”
孟春道:“我怎么知道?我又不是顺风耳。”
杨梅瞪了他一眼:“都是亲兄弟姐妹,二妹知道找三妹联络感情,你怎么就不知道找三妹说说话?”
二妹心眼比蜂窝煤还多,指不定有什么好处又让她占去了。
“哎回来了,回来了……”杨梅推推孟春,想让他也上前和三妹说两句,孟春没好意思,等他做好心理准备,孟秋已经上了车。
杨梅掐了孟春一把,恨铁不成钢。
车子启动,孟秋隔着窗户,朝大家挥挥手。
“三妹,有空常回来哈!”
“是啊是啊……”
家属院里的人热情道,孟秋笑笑:“再见。”
车子驶出去,很快消失在路口。
直到看不到车子了,孟家人才回去,一路和家属院里人闲聊着。回到家,孟母收拾三妹带来的东西,发现了压在下面的一沓钱。
正是之前她掏出来的赡养费。
孟母攥着钱,神色怔怔,有什么东西好像彻底失去了。
孟夏夫妻在孟家吃了饭,带着孩子离开。
路上,孟夏问丈夫怎么了:“吃饭的时候,一直心不在焉的。”
何志远脸上的表情像是惊讶又像是什么,他道:“之前我问你的那个人,走的时候,我听你妹妹喊了他一声‘越霖’?”
“嗯。”所以呢?
“京城越部长家的小儿子就叫越霖!”
何志远家是京城的,单位里偶尔有人开玩笑叫他一声“公子哥”,但实际上,他们家真正身居高位的是他大伯。
而越部长是他大伯的顶头上司。
“刚开始我还以为只是长得相似,没想到真是他!听说越部长的小儿子为人桀骜不驯,以前有人跟他们争场子,被他把头都打破了!”
“偏偏他脑子好,听说进了科研部门,很得越部长家里人疼爱。”
“没想到他竟然是你妹妹的学生?!”何志远又震惊,又欣喜,“你妹妹在哪里随军?要不下次咱们去看望看望你妹妹?”
何志远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兴奋:“小夏,要是有越家的帮忙,说不定我就能调回京城了!到时候我就能带你和源源一起去京城生活了!”
≈lt;a href=&ot;&ot; title=&ot;醉鱼仔&ot; tart=&ot;_bnk&ot;≈gt;醉鱼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