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节(2 / 2)
召赵泗入宫随侍之间,始皇帝选择了赵泗。
既然已经决定对身体负责,始皇帝当然要遵从医嘱。
“暂且看看成效,以观后续……”夏无且沉眉……他只是希望赵泗不要如同李信一般让始皇帝失望和疏远,这已经不是赵泗的个人问题,有一个亲近之人在身旁随侍,缓解压力气氛,也是始皇帝续命计划的重中之重。
可是谁知道,这个出海归来的小伙子,能够在始皇帝身边维持多久的亲近?实际上夏无且到现在还是更倾向于始皇帝稍微放松一些权力,少处理一些政事,给身体一定的喘息空间。
眼下三公近无实权是其次,繁杂的政务全部堆在一个人头上,便是一个青壮没几天都要被弄的精力不济,更何况始皇帝已经将近五十岁身体又处于透支状态?
待到身体好转,重新拿回权利,亦无不可,可惜,夏无且说服不了略显固执的始皇帝。
而另一边……被始皇帝赶出宫的赵泗,则在郎中令起草了两份公文。
即对蓝田造纸军匠征调令,同时还要抽调一部分少府的匠人来弄雕版,准备雕版印刷术。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负责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匠人都会调到郎中令署由赵泗统一管理和负责。
一式两份,一份留存郎中令,一份谴发于兄弟部门。
赵泗心中是有一些设想的,毕竟一个现代人,无论如何也不会不明白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的核心道理。
商君乃至于韩非以及李斯未必不明白,大秦的将作少府的分工协作也好,对发明创作完善的奖励制度也好,本质上他们也明白这些道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
古人很早之前就提出了,并非不明白其重要性。
只不过他们的结论是放眼历史和当下得到了。
燧人氏,有巢氏……
耕具,车架的诞生……
古人没有真正见识到科技大爆炸带来的影响,虽然重视,但是没有太过于重视。
秦国能够做到眼下地步已经是具备超前眼光了,最起码不至于像后来手工业者的匠人被打为下九流而低人一等。
但是对于赵泗而言,很显然,重视的还不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