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节(2 / 2)
蒙语言,否则光从外表上,还真难分辨这些归正营骑兵是不是汉人。
当然,有了正式工作固然好,不过劝降的工作自然也不能落下,但凡有明军围困孤城,都会让归正营派出少许人手,参与劝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樊城这次也同样如此。
果不其然,效果立竿见影,劝降后当夜,城中就发生骚动,守城的满清将领务达海连忙派亲信弹压,砍了十几颗头颅。
但也只是表面上压了下去而已,其实务达海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原本就是硕塞的亲信,现在硕塞都已经身死,眼看援兵是没有了,纵观百里之内,只有隔江的襄阳,尚还在明军重重围困之中,竟是上天无门,入地无路。
第二日开始,明军不顾疲惫,连番发动猛攻,但清军士卒抵抗意志明显大不如前,节节颓败,还是务达海亲自领人压阵,才勉强稳住形势。
攻城两日后,正值午夜,东城内突发火起,清军营内动乱,忽发营啸,士卒奔逃散乱,有晓事的绿营士卒争夺城门,与守城八旗兵混战。
高一功连夜检点六百精锐,夺下城门,战至黎明,大军鱼贯而入,守将务达海已然葬身火海,城中群龙无首,不堪一击,明军一路上几乎只是接收俘虏而已……
至此,襄阳北面,引以为助力,互为掎角之势的局面,被彻底击破,襄阳瞬间沦为孤城……
-------------------------------------
“高公讳一功,陕西米脂人,贞义夫人高氏弟……时王师抵于襄樊,贼酋济尔哈朗,以二城呼应,固若金汤,王师围城十余日,未能克,遂令一功图樊城,以破其犄角,会江汉春汛,一功乃施奇计……伏杀虏承泽郡王硕塞,下樊城,斩俘四万有奇,威震豫鄂,时人以关羽并称之。”
——《后明史,勋臣第五,高一功列传》
中路转折
樊城的火光,足足烧到了第二日中午,仅隔十里之遥的襄阳城,自然看得一清二楚。
济尔哈朗几乎是半夜被身旁将佐从床上唤醒,连忙登上城楼,目瞪口呆地看着远处那冲天火光,纵使天气已经转暖,却只觉得手脚冰凉。
失去了樊城,襄阳只不过就是一座孤城,彻底丧失了援护。
济尔哈朗原先是打算利用襄樊地势,将明军中路主力困顿于此,而后再策动信阳、郧阳、南阳方面的清军全面反扑,可现在却弄巧成拙。
本来在南阳,作为反扑总指挥,居中调节的硕塞近乎全军覆没,而襄阳引为支柱的樊城也被突然攻陷,瞬间让襄阳清军陷入尴尬境地。
继续和李过死磕,意义不大,可要是想突围,如今襄阳城外里三层外三层,李过动用十万大军,难道会轻易放他跑路?
归根到底,高一功的胜利,出乎了明清双方的意料。
哪怕是李过,在接到军报以后,第一时间同样是有些恍惚,反复确认多次,才敢相信。
这样的结果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硕塞作为中路战场清军副帅,地位和东路的岳乐相当,如此重要的角色,以及麾下镶红旗主力,再加上数万绿营,居然就这般,以一种极其戏剧化的方式,折损在了泌水河畔。
原本令人头疼,难以下手的襄樊防御体系,顷刻间土崩瓦解。
李过也不得不感叹
“一功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围城诱援,虚实设计,掘堰水攻,此番中路战胜,当为首功!”
随后吩咐传来围城各师总兵、副将、录事参军,以及两个重炮营的参将与会。
部属准备开始派兵攻城。
经过半月围城,明军先是凭借炮火优势,将襄阳城头的城防火力一扫而空,接着就以重炮为主,开始轰击城墙。
在高一功伏击硕塞,夜克樊城的同时,襄阳城已经被连日炮火砸得千疮百孔,一片狼藉。
但其坚固程度,还是超乎了李过的预料。
数十门二十八斤重炮,连日轰击十余日,城墙外层砖石虽然都被冲塌,散碎一地,但里面的墙体竟然还依旧完整。
襄阳城实在是太厚了。
而且,济尔哈朗也绝非易与之辈,他利用城池四面外的屯兵城,多次夜袭明军,也取得不少战果,让李过颇为头疼。
好在樊城被克,硕塞部又遭袭全军覆没后,李过倒是也不再担心太多,慢慢和济尔哈朗耗便是……
-------------------------------------
“轰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