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节(1 / 2)
“9倍,或者,10倍,差不多就是极限了。”
他预估了个数据。
其他人听罢反倒是非常期待,制造出9倍、10倍的强湮灭力场,技术上和原来根本是质的差距。
会议对于实验进行了总结。
接下来就是等待材料检测中心那边的结果。
他们使用了二十多种单元素材料进行磁化反应,就是希望能发现第二种发生电子迁跃的元素。
三天后,初步结果出来了。
汪辉来到实验组做报告,说道,“金属材料都已经检测完毕,并没有特别的发现。”
这就代表没有发现升阶的金属元素。
从理论上来说,金属元素的磁化反应强烈,发生电子迁跃的概率大于其他元素。
汪辉要说的不止是这个。
他带着极度的激动情绪,说出了下一句,“纯铁的测定中,一阶铁的含量有了很大提升,达到了百分之236!”
这是什么概念?
如果有一吨的原材料,就能提取出23千克一阶铁,纯铁根本是不值钱的,一阶铁含量超过1%,就代表着一阶铁能批量生产。
王浩的反应却有些出乎意料,他皱着眉头思考着,“只有236?”
“对啊……”
汪辉愣愣的很是不理解,“还不够高吗?都能批量生产了。”
“原来提取一克都需要几百、上千万。现在含量这么高,如果不算原材料的成本,提取分离根本不再是问题。”
“确实提升很大。”
王浩点头认可了汪辉的说法,随后道,“汪教授,你们也辛苦了。这个消息暂时保密,不要说给其他人,实验组里也不要说。”
“嗯。”
汪辉很认真的点头。
等汪辉离开了办公室以后,王浩思考着‘236’的数值,不由得皱住了眉头,一阶铁的含量比预计低很多。
他也认可外界的判断。
当湮灭力场强度再继续增加,一阶铁发生电子迁跃的比率就会大大提升,而一阶铁发生电子迁跃的临界线,大概是在66倍率左右。
现在制造的场力强度是783,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可一阶铁含量却只有236!
这个数据太低了!
另外,实验仍旧没有发现其他发生电子迁跃的金属元素,也是想不明白的地方,同时也会导致后续理论研究没有基础。
理论,才是王浩最关心的。
当王浩正在思考的时候,就听到外面传来了对话声,随后办公室的门被敲向了。
“请进!”
王浩抬头喊了一声,就看到徐老师的秘书张林走了进来。
张林是代表徐老师,也就是科技部门来的,他刚进来就迫不及待的说了个消息,“最近又签下了几笔订单,卖掉了二十七克一阶铁的原材料,十几亿美元进账啊!”
“那些国际大型企业,好像已经开始争相研究一阶铁的提取技术了。”
“还真是有前瞻性……”
张林最后做的点评有点讽刺意味,大概是觉得距离一阶铁的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他随后问道,“王院士,最近武钢、金刚,还包括航空材料院,都想了解一阶铁的问题,他们也想拿一些原材料。”
“徐老师的意思是,国内企业售价便宜一些,供给上也要侧重,毕竟关系到未来的竞争。”
“对了,看你们最近都忙着做实验,一阶铁原材料制造上有空隙吗?”
王浩听罢深吸了一口气。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仔细思考了一下,开口问道,“你们才刚成交了几个以‘克’为单位的大额订单。如果这时候,我们大批量的提供一阶铁,会不会不太好?”
“……什么意思?”
“我们已经拥有了批量生产一阶铁的技术。”
这确实是了不起的大发现啊!
张林和王浩谈了半个小时。
等走出办公室以后,他没有和其他人都说一句话,马上就回房间收拾东西,然后快速返回了首都。
他都没想到自己回去的这么快。
本来是想在实验基地待上两天,亲眼看一下所谓‘新技术实验’,回去也好做更详细的报告,结果就听到这么一个大消息。
这个消息实在是太重大了。
在回去的路上,张琳一直都在沉默着。
他心里想着大批量制造‘一阶铁’的消息,都不知道该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之前科技部门还在以‘克’为单位售卖一阶铁,还签订了好几个订单,总价值超过20亿美元。
结果,可以批量制造了?
虽然没有具体的数据报告,但‘批量制造’的形容,材料的重量单位怎么也是‘千克’吧?
从‘克’到‘千克’……
一千倍啊!
“才刚刚签下好几个大单,现在就能批量制造了。”张林都感觉有些紧张了,“消息绝对不能传出去!”
虽然他们并没有违反协议之类的问题,产量提升的根本原因也只是技术提升,但事情传出去以后,签订购买协议的大企业肯定会非常不满。
好几家国际大企业……
最低也会对国际声誉产生很大影响。
换位思考就理解了。
比如,有机构以一克一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国际某家大型企业的贵重材料。
在订单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就爆料出这家企业能够批量制造这种材料,甚至每天都能生产一千克。
任何机构,面对这种情况,都会感觉自己被‘坑惨’了。
那些购买一阶铁材料的都是国际大型企业、机构,被‘坑’一次以后肯定不会再对种花家有任何好感,同时,也会影响到其他企业和机构的感官,下次再想售卖什么高端材料,估计就没有企业、机构愿意买单了。
国际声誉,还是很重要的。
张林一路思考着,脑子里就剩下两个字——保密。
一定要保密!
这件事绝不能传出去!
……
科技部门。
当张林把消息带回去以后,几个高端老师顿时聚在一起,他们第一反应是惊喜,然后就变成了担心。
他们的担心和张林自然一样。
所以几个老师第一时间做出决定,“一定要保密!”
“这个消息可不能传出去,湮灭力场实验、材料检测中心也要注意,派驻更多人手,保密性一定要做好!”
然后他们商定了一系列的策略。
首先就是,新签订的订单正常交付,过程中一定要做出正常的样子,并表现出制造的困难。
接下来就是……
等!
“在做好保密的前提下,我们先做内部研究。”
“国内企业的原材料供给,还是按照商定好的来,可以比国际便宜一些,但也不能太过……”
“即便不考虑批量制造问题,也不能留下利润空间!”
这种做法是很有道理的。
即便是对待国内企业,材料售价也不能低太多,留下太大的利润空间,比如,对国内企业售价低十倍,就可能会发生一个问题。
比如,有国外企业让国内企业帮着购买材料。
这是有可能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