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节(1 / 2)
“是啊营长!”一连长说:“保持车辆开动,一是有可能错过市政府,二是有可能遭到更多的鬼子的打击和拦截,这与我们的任务目标是不是有出入?”
张子辉解释道:“那可是敌人的指挥部,鬼子的兵力会少吗?而我们只有一个营五百多人,如果停车进攻……你们以为会发生什么?”
几个连长闻言不由沉默了。
张子辉说的没错,到时鬼子会一窝蜂似的朝八路军车队涌来并迅速将车队包围。
而且鬼子的火力甚至还会呈现立体趋势……鬼子会爬到建筑上居高临下的朝车队射击,到时车队不管是天时还是地利就都没有了。
“所以!”张子辉总结道:“我们所能倚仗的,就只有机动性。只有不断的保持机动我们才有可能生存,而只有我们活着,才有可能完成任务!有没有问题?”
几个连长互相看了一眼,异口同声的回答:“没有问题!”
另一边的高木信一正颇为得意的看着四平的驻防图。
如李云龙所料,高木信一的确把指挥部设在市政府,这是他习惯性的选择,他没想到这个潜意识的选择会给自己带来危险。
此时高木信一已大致估计出眼前这支部队就是几天前突破第20师团防线并几乎将其全歼的部队了……这不难猜,同样的战术同样的信息封锁,同样也是十分诡异的能在夜间发现帝国士兵的位置。
“看来八路军是声东击西呐!”高木信一说:“他们成功的把我军主力调往通化,而他们却集中精锐部队进攻四平!”
参谋这时适时拍了一下马屁:“八路军,做梦也没想到少将阁下重新布署过了。现在他们能做的,就是等待天亮我军援军赶到了吧!”
高木信一心里虽然十分受用,而且也认同这句话,但面上依旧故作谦虚:“诶,信田君,战斗没打到最后一刻都有可能出现意外,我们都不能轻敌,明白吗?”
“是,少将阁下!”参谋挺身点头:“多谢少将阁下教诲,属下铭记于心!”
有句话叫“求锤得锤”,高木信一怎么也没想到他假惺惺说的一句话会变成现实……
话音刚落城南就响起了激烈的枪声。
高木新一对此并不觉得意外,他认为八路军就只有进攻一个选择,否则等到天亮其声东击西的战略就完全失败了。
只不过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八路军进攻的是南面……
四平分为东西两个城区,这两个城区各有自己的特点。
对于进攻一方尤其是在深夜进攻,应该从两个城区中选择一个进攻,这样才不至于在攻入城内后发现同样一支部队却需要两种不同的战术不同的指挥。
高木信一认为八路军更有可能进攻东城,那里是华夏百姓聚集区,八路军在那个方向很可能会得到百姓的帮助最后一举摆脱帝国的控制接着再进攻西城。
因此,高木信一已经在东城准备好了毒气弹……
毒气弹应该这样用才对,八路军虽然有防毒面具有所准备,但百姓有吗?
到时成千上万的百姓倒在毒气弹中,八路军救还是不救?
救的话要怎么救?
这就是八路军要头疼的问题了。
但是现在,八路军却从南面进攻,这让高木信一有些意外。
更让他意外的还在后头,八路军的进攻速度之快以至于高木信一才刚让参谋去打电话查明情况,枪声就已经临近了。
“怎么回事?”高木信一脸色一变:“八路军这支部队,好像是直奔我们而来!”
“不可能吧!”参谋说:“难道,八路军知道我军指挥部的位置?”
突袭
高木信一马上朝参谋大喊:“组织防御,敌人就要来了!”
“是!”还愣着的参谋应了声,马上冲出办公室调动部队。
但这时候调动部队已经太迟了,即便高木信一和参谋和反应速度很快,即便市政府旁的学校里有一个大队的鬼子驻守,但此时是凌晨一点多,鬼子在八路军停止进攻后就抓紧时间睡上一觉,他们在指挥官的呼喝声中睡眼惺忪的爬起来并列队赶往市政府时,八路军的车队和坦克已经赶到市政府并对其展开猛烈的进攻。
也难怪八路军速度会如此之快,他们清理障碍时步兵都没有下车。
不仅步兵没下车甚至连车都没停……步兵在行进的半履带汽车上抡起铁钩将其甩了出去,接着半履带汽车一拐弯就反方向将铁丝网和铁三角拖走,行动一气呵成完成一次清障连一分钟都不需要。
之后下一批半履带汽车又如法泡制,其间坦克则分为两列缓缓前进,一边前进一边用火炮和机枪消灭一切出现在夜视仪上的目标。
前后不过二十几分钟车队就顺利穿插到市政府,此时鬼子从学校赶往市政府的援军还在路上……鬼子是在开打后一会儿才意识到八路军的目标是其指挥部,这是援军来不及赶到市政府的主要原因。
车队没有停下,而是沿着街道绕着市政府转圈,不断的将子弹、炮弹倾泻至市政府内。
事实证明张子辉这么做的是对的。
车队包括坦克在内没有直接冲进市政府与鬼子作战而是绕着街道机动作战,这就保证部队与鬼子拉开距离。
拉开距离的战斗显然是拥有夜视仪的八路军更占优势:黑夜中八路军有夜视仪能看到鬼子,而鬼子却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顶多就是看到一个个坦克和半履带汽车的黑影从公路上呼啸而过,却什么人也看不到。
即便鬼子打出照明弹效果也不好。
原因是照明弹从市政府往外打高高挂在空中时,八路军的位置恰好就处于建筑的阴影中。
这也是城市巷战不太适合使用照明弹的原因,除非打照明弹的地方已是一片废墟或者目的是为了确认某幢建筑对其实施炮击。
步兵或车辆在建筑街道间展开巷战时打照明弹,那效果就跟放了几个烟花差不多。
不过车队其实也有自己的难处。
坦克还好,它可以将整个炮塔横过来瞄准中央的市政府一边开火一边前进。
车队这时就遇到困难了……半履带汽车的夜视仪是装在车厢前部的一根支柱上,与它装在一起的还有机枪,它的射角大概是车行进方向的左右四十七度。
这原本没什么问题,半履带汽车大多是正面朝向敌人,左右四十七度足以满足绝大多数的射击需求,实在不行也可以通过调整车头方向保证火力。
但这场战斗就出现问题了:半履带汽车沿逆时针方向绕着市政府旋转,也就是目标几乎是一直处在半履带汽车左手边垂直的位置,这在半履带汽车的射击角度之外。
如果要求半履带汽车始终保持行进状态,那么机枪和夜视仪就始终无法朝向目标。
张子辉也没想到这个问题……主要是准备时间太短了,只有二十几分钟,根本没时间考虑到这些细节。
直到战斗打响后战士们在实战中发现这个问题接着上报连长,连长再通过电台向张子辉一报告,当场就把张子辉吓出一身冷汗:他娘的,这要是连枪都没法开,还打个屁!
如果只是机枪不能射击就还好,毕竟战士们手里有连发步枪,它们能在侧面甚至后方补上所有需要的火力。
但重点是夜视仪,夜视仪也无法朝向目标这就意味着发现不了敌人的具体位置。
这时做出改动已经太迟了,张子辉灵机一动,就下令将机枪射手转到驾驶室旁的踏板上站着射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