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节(2 / 2)
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生产定位系统、计算机,缩小其体积和重量,最后装在飞机上?”
王学新点了点头。
这说法马上就在会议室里引起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这种做法不可行,因为它肯定会增加战机的重量影响战机的飞行性能,也有人认为这方法值得一试,因为它开创性的将防空飞弹带到空中。
王学新保持沉默让与会的研究员们自由讨论了一段时间,十几分钟后才做出总结:
“有些同志担心这么做会给战机增加太多的重量影响战机的空战性能,这是对的。但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防空飞弹的威力和射程!”
“如果我们的飞行员能在两公里甚至三公里的距离击毁敌机,即便牺牲一些机动性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那时敌机只能被动挨打毫无还手之力,就算有更好的机动性又能怎么样?”
“再说了,如果担心重量大、体积大,我们可以进一步减轻设备的重量和体积,同时也可以不断优化算法以达到这个目的!”
“所以我认为这是战机发展的趋势!”
会议室里很多人都不敢相信,因为王学新说的这些可以说颠覆了整个空战,完全跳出了这时代用机枪互相追逐狗斗的模式。
但王学新却很确定,因为他知道将来战机的作战会发展成这种模式甚至都可能不带机枪了。
但人总是会有这样的惯性,他们总是担心改变太多而无法掌控,王学新这次的改变就多得让他们无法想像甚至可以说让他们害怕了。
“团长!”和志民有些担心的说道:“你这想法是好的,我也相信是对的,可是……现在我们正在与鬼子作战,我们必须考虑实战的因素,如果这种战机没能研发成功而鬼子又投入了bf109,那我们是不是就将陷入全面的被动了?”
王学新反问:“就算我们不研发这种飞弹,难道我们就不会陷入被动吗?”
这话就把和志民给问住了。
事实的确像王学新说的那样,就算八路军没研发空空导弹“拉5”也依旧比不过bf109,在空战中依旧会陷入被动。
所以这时就出现一种情况,不管八路军愿不愿意,似乎只能往这个方向发展。
这时陈杰风说话了:“我赞同团长的说法,如果是在以前,我们根本就没有实施这个计划的可能,继电器和电子管计算机是不可能搬到战机上,现在发展到晶体管才成为可能,而我们在这方面走到最前端,也就是说万一我军研发成功了,就走在世界的最前头!这就不只是对华夏战场的影响了,而是让华夏在国际上取得前所未有的优势,因为其它国家在未来十年都很可能无法追上我们,包括日不落和鹰酱!”
王学新暗暗点头,陈杰风不愧是年轻人而且还是计算机方面的人才,他比别人有更具有冒险精神。
接着苏欣也表示了赞同:“如果我们就只有这个选择,那就不应该犹豫,剩下的就是考虑把团长说的想法实现。这其中也许会出现困难,但我们可以做两手准备:一方面按同志们说的那样对‘拉5’进行优化减轻它的重量增加其灵活性,另一方面按团长说的,把防空雷达搬到‘拉5’上,甚至这两者并不冲突!”
众人点头表示同意。
因为把防空飞弹搬到战机上同样需要减重,减重之后再增加一些重量,最终有可能既能把防空飞弹搬到战机上又能将重量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
于是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接下来所有的工作都是由苏欣安排的,分配任务、人员以及调配装备和资源等等。
反而只王学新这个提出想法的人空下来没事干了。
其实王学新真要做的话还是有很多事可以做,比如可以在集成电路方面给图灵一点思路,直接就把计算机小型化带上战机,又或者给苏欣研究的数控机床做点升级,这可以让“拉5”战机更精密于是就能做到减重。
但因为事情太多王学新就一时不知道怎么着手。
就在王学新考虑从哪一步开始时,警卫员进来报告道:“团长,莱蒙洛科夫来了,他希望见你!”
莱蒙洛科夫?
他这时候来干嘛?
补给
莱蒙洛科夫一进门就给了王学新一个大大的拥抱,接着又给王学新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放下手后的他兴奋得像个小孩,手舞足蹈的说道:“我们胜利了,团长同志,我们胜利了!你敢相信吗?我们再一次取得了胜利,这多亏了你,团长同志!”
“胜利?”初时王学新还一脸懵,不过转念一想就明白了,是保卢斯,他总算撑不住选择了投降。
果然,接着莱蒙洛科夫就说道:“是的,团长同志!我们再一次打败了汉斯,汉斯的指挥官已经带领他的部下向我们投降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你说是吗?”
王学新点了点头。
人人都说库尔斯克会战是毛熊与汉斯战役的转折点,但王学新认为斯大林格勒战役才是。
因为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两国是互相焦着着而且僵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彼此都在拼命的往里堆兵堆装备堆资源,两国就像是在玩翘翘板,时而这一方占据优势时而另一方占据优势。
≈lt;div style=≈ot;text-align:center;≈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